晨早起來,在機關食堂吃了一碗熱熱乎乎、甜甜糯糯的臘八粥,忽然想起再過幾天就是父親八十冥壽了,心中涌起無限的懷念。
父親生于1938年1月18日,按照冀中農村的傳統(tǒng)習俗,父親的生日是農歷臘月十七,屬牛。
1963年,父親以優(yōu)異的成績從北京師范大學數(shù)學系本科畢業(yè),老師希望他能讀研或留校工作,而父親響應黨的號召,同時也考慮到家庭負擔,自愿回到石家莊地區(qū)的靈壽縣工作,當了一名農村教師。靈壽縣是晉察冀革命老區(qū),是國家級貧困縣。上世紀六十年代,人們形容這里"山上不長草,風吹石頭跑,走路靠雙腳,半年不洗澡"。面對艱苦的生活工作條件,年輕的父親沒有猶豫、沒有退縮,在支持下,與當?shù)馗咐相l(xiāng)親一起發(fā)揚"愚公移山"改天換地的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,石料上山采,教室自己蓋,硬是在山坡上建起了一所鄉(xiāng)鎮(zhèn)中學。教育局領導覺著父親既有文化又能吃苦,為人實誠,待人和氣,是鄉(xiāng)村中學最需要的老師,便任命他擔任了中學校長。父親明知這是一份苦差事,但為了改變革命老區(qū)孩子們上學難的困境,他還是愉快地接受了組織的重托,胸懷一腔熱血,堅守一份責任,在貧困山區(qū)工作了將近10年,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革命老區(qū)的教育事業(yè),培養(yǎng)出了這里的第一代高中生、大學生。父親在靈壽工作期間,我的大哥、二哥和我相繼出生,我們跟著母親生活在同屬石家莊地區(qū)的晉縣農村,由于路途遙遠,父親平時回家不多,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父親的形象并不深刻,印象最深的是母親常說的話:"你爹是老師,是公家的人。"
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,為了照顧家庭困難,父親從靈壽縣調到束鹿縣工作,從200里外的太行山區(qū)調到了30里外的冀中平原,回家的路總算近了些。在我記憶里,父親經常穿著一身洗的發(fā)白的藍色粗布衣服,騎著一輛老式加重的飛鴿自行車,每到周末都回家來看我們,有時還帶點糖果、點心。有一次,父親帶回來一盒辛集酥糖,我們兄弟幾個剛要搶著吃,父親卻攔住了,認真地說:"咱家是忠孝傳家,有了好吃的要先想著長輩,快給爺爺送去。"到了爺爺那里,爺爺高興地把酥糖分給我們吃,還給我們講他早年參加打鬼子、鬧革命的故事,爺爺?shù)亩芫褪菫閲柢|的八路軍戰(zhàn)士。每年清明時節(jié),父親會帶著我們給二爺爺掃墓。